二百四十分金
参看13页、图10,最外一层,如子山下,庚子下为‘正子’,壬子下为‘七子、三癸’…… 。这些‘三七、二八、五五’的来源,便是二百四十分金。《罗经解定》曰:“二十四位之下,每位划以十分,共成二百四十分。凡本位之正中一线为十分,左右依次递减至一分而止。如子
位右壬左癸,子之中线为十分;若偏右一分,则为九子一壬;偏右二分,则为八子二壬,以次至九壬而子一分始尽;最右则为十壬,而全无子气矣。偏左同推二十四山,位位如之。穿山透地之三七正半,以及百二十分金之取正针三七、缝针二八为坐向者,皆取於此。”李定信谓:“二百四十分是正针十二支气浓淡或厚稀、旺衰的划分。”每子山的正中央为十分,以十分为最旺之气,左右递减为九分、八分、七分……至一分而子气殆尽矣(请参考下表)。
例如子宫正中十分,右偏九分、八分、七分……五分便是与壬宫的界线,余五分与壬宫重复。偏左九分、八分、七分……五分便是与癸宫的界线,余五分与癸宫重了。因为相邻两宫,各重复了五分,加本宫十分,所以在实用方面每宫就是二十分了。
关於三七、二八的应用问题:
历伯韶《分金诗》:
先将子午定山岗,再把中针来较量,
更加三七与二八,莫与时师说短长。
其实正针的三七,就是中针和缝针的二八;中针和缝针的三七,也是正针的二八。三七、二八是属一线的分金。正针的三七和中针缝针的二八为吉度,其余皆为凶度不可用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